成都市1990年6月被批准为全国墙体材料改革和改善建筑功能南方试点城市以来,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1990年8月成都市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成都市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和使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若干规定》[成府规章(1996)6号],当时确定了我市主导墙体材料为两砖一块:即各种空心砖、粘土粉煤灰烧结砖及混凝土空心小砌块;主导建筑体系以砌筑体系为主,辅以框架体系。2003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成都市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管理暂行办法》(第97号)政府令,开始了成都地区禁粘工作。经过多部门合作、多环节配套,通过两年艰苦努力,2005年关闭了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的粘土砖厂,全面实现了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砖的目标,成为全国个关闭粘土砖厂的省会城市。
同时,在关闭粘土砖厂的基础上,我市根据本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把开发页岩(煤矸石)多孔砖、页岩(煤矸石)空心砖、自保温空心砌块(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板材等主导产品作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攻目标,积极引进煤矸石烧结砖生产技术、粉煤灰(砂)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废渣空心条板生产技术、废渣类墙体材料生产技术以及灾后建筑废弃物混凝土砖等材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技术,针对各区(市)县不同的资源分布,因地制宜地制订了不同新墙材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并逐步形成了成都市新墙材发展自身的特点。
据统计,2005年3月成都市关闭了所有粘土砖厂共计309家。如果按平均每个粘土砖厂年产能1200万块标砖计算,309家粘土砖厂每年将生产37.08亿块标砖。随着这批粘土砖厂的关闭,可节土17594亩;每年节约标煤51.912万吨(按每生产1万块实心粘土砖耗标煤1.3~1.5吨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量为1.168万吨(按每吨标煤燃烧后排放二氧化硫0.020-0.025吨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为155.736万吨(按每吨标煤燃烧后排放二氧化碳2.5-3.5吨计);1990年至2008年,成都市墙材企业累计生产各类新型墙体材料767.62亿块标砖(折合成标砖),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面积为26615.33万平方米,节约标煤297.16万吨,节约土地115288.79亩,利用工业废渣4749.54万吨。(成都市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统计)
近年来,成都市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产值逐年稳步增长,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并形成了投资多元化、生产规模化、设备现代化、产品多样化、管理规范化、发展快速化的自身特点。
一、投资多元化。成都市相继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倡导各种资本投资新墙材生产领域。一些拥有一定资本实力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国家政策的导向,看到了新墙材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纷纷投资生产新墙材。目前,成都市的投资形式有:⑴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形式,如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在川投资上亿元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四川中节能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其投产仪式已于09年4月8日在彭州市隆重举行;四川华西绿舍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大邑县投资柒仟万元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都江堰岷江矸砖厂、川煤集团芙蓉新型建材公司。⑵民营经济投资形式和股份制投资形式,如:都江堰龙胜矸砖厂、成都金房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省永兴页岩空心砖有限公司、成都龙泉广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双流县四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四川同祥新型页岩砖厂、双流县兴隆光大页岩砖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阿克太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都具有年产6000万块标砖的生产能力。其中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形式,成为我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投资的主力军。多元化的投资形式和投资结构,加速了我市新型墙材提档升级的发展。
二、生产规模化。新型墙体材料已成为建筑材料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使新型墙材得到健康快速发展,防止低水平砖厂重复建设,成都市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墙材节能办)一方面采取措施限制小规模生产项目建设,一方面引导有实力的投资者建设大型项目,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已形成一批大型新墙材项目将陆续投资论证或开工建设。目前,我市共有新型墙材生产企业470家,年产能力已达到149亿标块以上,已满足了我市城乡建设的需要。其中年产3000万块标砖以上企业212家,年产6000万块标砖以上企业47家,年产1.2亿标块砖厂有两家,其中,四川中节能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2条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年产能力达到1.6亿块标砖已经建成投产,第三条生产线正在筹建之中,建成后将达到2.4亿块标砖。四川华西绿舍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已生产出批产品。此外,各区(市)县还有一批年产8000万块标砖的煤矸石烧结砖、页岩烧结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正在立项、论证,积极筹备开工。
三、设备现代化。我市的大型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杜绝使用落后淘汰生产设备,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使项目一建成投产,产品即达到优质产品,企业成为生产企业。如四川中节能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选用国内的双鸭山东方墙材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JKY60/60-4.0型双级真空挤出机,都江堰龙胜矸砖厂采用山东功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JZK75-4.0型双级真空挤出机,砖厂都能生产出高强度的节能、保温、隔热、环保的煤矸石页岩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川煤集团芙蓉新型建材公司采用从德国、芬兰引进转化的先进轻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墙板成套生产设备,研制生产的FR轻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系列产品,年产分别可达100万平方米。该墙板具有抗震、隔声、防火、防潮、高强、轻质等性能,是目前我市上档次、上规模的新型墙体材料。这样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先后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了一批新工艺新设备投入使用,产品一经面市就受到使用单位的青睐,成为建筑市场应用的主导产品。部分企业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邀请知名专家、知名厂商利用国内先进设备技术及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设计,使设备工艺更加符合生产要求,更加符合生产优质产品的要求。
四、产品多样化。我市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分布状况,发展不同品种的新型墙材产品。都江堰市、彭州市根据煤矸石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金堂县、崇州市、新津县,大邑县根据粉煤灰、河砂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蒸压(砂、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龙泉驿区,金堂县、双流县根据页岩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生产页岩烧结多孔砖及页岩烧结空心砖等;目前,我市的新墙材产品品种已有23个,已形成砖、板、砌块类品种齐全的格局,其中,烧结页岩(煤矸石)多孔砖、页岩(煤矸石)空心砖生产企业450家,占总数的95.74%;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石膏空心砌块等砌块类生产企业13家,占总数的2.77%;轻质隔板生产企业7家,占总数的1.49%。已满足了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的使用要求。
五、管理规范化。为了加强对新型墙材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我市墙材节能办对一些生产设备落后、不具备配料控制计量系统、原料搅拌不均匀、没有蒸养设施及化验设备、不按标准规范生产运作、产品质量低下的生产企业加强了监管力度,对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发放产品质量认定证书,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杜绝其在建筑市场上销售及工程上的使用。与此同时,注重引导和扶持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质量优的新型墙材企业,以优良的产品供应市场。通过多部门协作,加强整顿,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管理。
六、发展快速化。成都市墙材节能办认为墙材革新工作就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进步中发展、壮大,以前是新的,现在就可能是旧的,我市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7号)文件精神,从2007年起页岩实心砖就不列入新型墙体材料了。由于我市根据本地资源、气候、经济的特点发展新墙材的思路,加上政府的重视和多部门配合及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引导,全市的新型墙材呈现出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良好发展局面。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多样,产量随市场的需求在不断的发展,由1990年的7.62亿块标砖,发展到2008年的108.48亿块标砖(按新规定计算),19年间,每年涨幅高达16%;新墙材生产比例也由1990年的7.62%发展到2008年的91.00%,推广应用面积由1990年的11.00%发展到2008年的94.15%。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墙材,为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成都市的建筑工程主要为砖混、框架、剪力墙三大结构体系,我们已针对性对这三大结构体系的自保温和复合保温墙体进行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成都市墙材节能办组织开展的《自保温隔热围护结构系统和新型墙材的开发研究与示范》是“成都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建筑节能分项8-1”课题,现在已初见成效。解决我市建筑结构体系自保温的产品有二种:自保温烧结砌块(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
自保温烧结砌体的优势顾名思义就是墙体主要墙体部分能达到本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自保温烧结砌块(砖)科研课题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据四川省建材院的检测结果,试生产的240mmx240mmx190mm的8排20孔自保温烧结砌块(砖),经过实测砌体的传热系数K值为1.355W/m2·K;240mmx240mmx115mm的9排22孔自保温烧结砌块(砖),经过实测砌体的传热系数K值为1.366 W/m2·K,导热系数λ值为0.374 W/m·K。完全能满足住宅外墙传热系数K≦1.5 W/m2·K的要求。240mmx240mmx115mm的复合自保温砌块(砖),砌体实测传热系数K值为0.866 W/m2·K,导热系数λ值为0.183 W/m·K,符合公共建筑外墙传热系数K值≦1.0 W/m2·K的要求,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正加大对砖型和成型工艺的研究力度。
我市坚持砖、板、块多品种共同发展的理念,将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自保温系统研究内容之一。《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的综合研究与示范》课题的目标,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研究出适合成都地区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抹面和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加气混凝土用于外墙的抗裂防渗措施,建立完整的防止加气混凝土开裂的配套施工技术措施,并编写出相应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施工工法和构造图集。建成一条以上年产30万立方米新型节能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并引导形成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
近三年我市要达到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是关键的目标。计划新墙材年产量达120亿标块左右为宜,以页岩(矸)砖80亿标块(其中保温砌块(砖)30亿标块以上)、加气混凝土砌块和保温混凝土砌块300万m3左右(要逐步限制页岩制品的发展)、机制墙板800万m2及混凝土砖、砌块、板材等为主导墙材。砖、块、板的比例分别为80%、15%、5%为宜。